追憶似水年華

     最近看完了七部曲第一部在斯萬家那邊。剛開始看的時候有點不知道在公三小。到底為啥要花兩頁描述姑媽房間的味道,四頁描述姑媽對週六上午某人到臨的期盼,十來頁描寫他期盼媽媽從某個與斯萬的家宴抽身上來跟她說晚安。直到第二部斯萬之愛的中間我才慢慢抓到普魯斯特的節奏。他嘗試著描寫意識最細微的變動,一分一毫都不願放棄。即使是世上最言行一致的人,在獲得經驗而意識隨之流轉之時,也必然有部分時刻他的推估與他現下所呈現的狀態是不符的,甚至是完全相反的。藉由這種無窮盡流動的觀察想像,普魯斯特將時間賦予他的人物之中。我們不知道他(那個敘事者)的高矮胖瘦,但卻能知道一系列地名在他腦海裡引起的想像;我們不知道奧黛特的確實長相,但卻知道她的房間放滿了中國藝品(蟾蜍、龍、獅子、布幔)以及她讓斯萬聯想到哪一幅名畫。這是一種很厲害的建模方式,描寫的方式與角度越來越多元,那個世界就越擬真。就像畫素描時,一筆一筆慢慢勾勒線條的方式,將每條線解離來看也許雜亂無章,但退後幾步就會發現那那些線組合出了豐美的肌肉紋理,每一筆都是示現途中的重要元素。

留言

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