夕陽
成績出了,統計報告做了,程式總共有三個地方因為打字錯誤出現了錯誤的結果,有兩個地方是我沒搞清楚報表的邏輯到底是啥(十幾張表N種邏輯,表A要放初試過的,表B要放不過的;表C要放複試過的,表D不能有缺席……,archive的過往資料中,每個人有不同的格式,同個人在不同時間也有不同格式,資料也時有錯誤,難怪學弟要走)。同樣的事情發生在不久前的過去(半年or一年前)我會覺得羞憤難當,面紅耳赤,覺得自己能力非常差,根本不值這錢,可能下一秒就要被炒了,在這邊不知道在幹三小。今天在一連串的糾正過後,我並沒有太激烈的情緒起伏,只是默默地改著。老實說我覺得自己做得還不錯,這次終於把那些奇詭而疊床架屋的邏輯梳理乾淨(有些公式如神話,問起時長官和前輩眼底泛著夢囈般回溯過往的表情,在我面前把結論討論出來),三支程式一兩千行(當然也可能是我能力不足才需要這麼多行)跑出正確結果並能符合多數狀況,也弄好了SQLite資料庫,期望以後能寫縱向對比的統整資料。
在前輩一聲聲「我之前就跟你說過」、「你這樣不是比較慢嗎」、「要不要考慮用excel樞紐分析表拉一拉」的聲浪中,我平靜的把程式產出的excel加工,加框線、弄圖表、這裡要小數點兩位、照著前輩的要求把圖示從三角形改成X再改回三角形。想辦法弄出長官要的,或是前輩推測長官要的表格樣式。維持禮貌,「是的」、「好」、「請您再幫我檢查」、「謝謝」,沒有對不起,我已經把這些事件完全同自己隔開,你錯我對,我錯你對、既對又錯,都可以。
回過神來,已過下午三點,我突然有種很溫馨而親密的感覺,戴起耳機,聽起敘事曲,穩定聲線浮現於心:「我要在這夕陽產業手動的拉著excel,見證自己暮年餘暉。」
雖然沒有特別焦躁或懊喪,但今天就是會時不時把這些事拿出來咀嚼,可能是想從這裡提取出某些哲學、哲學感,或觀察到意識的某些變化進而證明時間之流有切實地從身上流過。整體而言我發現我已經不如三四年前那樣的擇善固執了,我對「善」的立基愈發懷疑,站在不同的立場就會定義出不同的善:炸豬排很好吃,對我是善,但對豬卻是惡;站在我的角度想,組建Data team、建立Database,自動化整理資料跑出一致的格式直接讓使用者閱讀是善,但對前輩或公司來說用excel拉一拉,互相檢查,列印好夾進folder交上去才是善。我覺得都行吧!在職場我已放棄價值判斷,真真正正地轉生成一顆螺絲釘了。
要好的朋朋偶爾會跟我說可以考慮其他可能,我總是堅定地說我要在這等退休。有人會說這裡如軍隊般制式而科層,但我覺得我從來沒有退伍過,軍隊是社會褪去了繁文縟節只留存一個口號一個動作的縮影。整個人類社會的基底就是制式而科層,意志透過權力被施加,一層施加到下一層,到哪都不會改變,我在想這是不是人類在社會生存時導致的習得性無助,一如豬圈裡面的豬互咬尾巴導致脫落受傷感染。服務業會遇到奧客;教師會遇到恐龍家長;接案也有需索無度的廠商,社會很大一部分就是建立在這種壓力的傳導上,如果我們用線段串聯起壓力節點上然後退到月球上看,必然是萬家燈火齊放的景況。
It’s a job, who cares how it works, it just does.
The office is purgatory. We died so we’re here.
洗澡的時候我想到《我的完美日常》裡面,主角的自製工具和對清潔的要求,會不會也讓帶他的前輩覺得不爽?
心中明月當空無絲雲,照盡浮屠世間黑暗。就如伊達政宗的辭世詩一樣,只有謝世之時,方能澄明。
最後附上一則《今日哲學》的笑話:婊子大學時校園附近有間不錯的飯糰店,寫著自選六種配料,在所有配料裡面,滷蛋看起來最營養價值最高,於是他朋友就去請老闆包了一個五顆滷蛋+一個荷包蛋的飯糰,老闆照單包給他了(我不是很能想像五顆滷蛋到底是要怎樣塞進飯糰裡)。他們隔天去的時候多了個牌子:滷蛋只能點一次。
留言
張貼留言